.

做好这三点,才能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

点击这里,在线咨询~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受侵犯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疾病。国内患病率为0.35~0.4%,且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多见于40~50岁。该病病程长,致残率高,是一种难治性免疫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征性表现:

1.对称、多发关节痛(手多见);

2.晨僵(1小时以上);

3.类风湿性结节;

4.是一种慢性渐进性传播途径,并最终导致关节畸形(这是最终致残的主要原因)。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药物治疗:早期症状缓解,控制病情发展。

1.非甾体类抗炎药

这类药有消炎、止痛、减轻关节肿胀等作用,可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

2.抗风湿药

这类药物无明显镇痛抗炎作用,但可延缓或控制病情发展,可与非甾体抗炎药联用。

3.糖皮质激素

激素并不能阻止疾病的发展,而且不良反应很大,一般不推荐长期口服或静脉注射治疗,严重者只在短期使用。

4.生物制剂

其主要特点是起效快,病人总体耐受性好,延缓或抑制骨破坏效果明显。尽早使用可减轻RA患者的临床症状、躯体功能障碍,使影像学进展受阻。

可发生注射部位反应或输注反应,引起结核感染、肝炎病毒激活、肿瘤等。

5.中药治疗

昆明山海棠、淫羊藿、枸杞子、菟丝子等药材加工而成的胶囊剂,其成分为浅棕褐色至棕褐色干燥粉,列入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诊疗指南推荐用药。

它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在服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服用方法/注意事项等,这样才能发挥药效,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外科治疗:用于药物无法缓解的关节畸形。

1.滑膜切除术:可用于疾病早期,并累及大关节。

2.关节置换术:疾病中晚期,特别是关节严重损伤畸形,可行关节置换术。

3.关节融合术:通常用于挽救关节置换术失败。

结论:虽然RA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但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和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降低致残率。尽管目前已经进展到终末期,但由于目前关节置换技术的发展,大多数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并能提高生活质量及关节功能。

怎样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

1.规范治疗:规范治疗是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前提。

2.坚持锻炼:游泳、散步、快步走等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疼痛的发生。

3.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当天气发生变化或其他疾病导致疼痛发作时,可适当服用此类药物,同时保暖,能有效控制症状。

如果还有其它问题的话,可以留言或者点击这里向我咨询。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njlz2010.com/tjyy/126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