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成年人的口头禅中,一定有一句“我腰不行了”。
久站久坐、弯腰负重、运动损伤……成年人的腰总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出现各种不适,让人坐立难安。
据统计,有腰部疾病的患者中,以腿痛为主要症状的可能占35%。明明是腰部不适,为什么会牵连到腿?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教你根据疼痛特征判断病因。
受访专家
医院脊柱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黄亚增
医院疼痛科主任孙岩军
医院骨科主任医师董健
有些腰病痛在腿上
腿脚的疼痛、麻木等感觉,由脊柱内神经上传至大脑中枢。腰椎处于躯体的中间位置,这个神经传导“大闸”一旦出现问题,就容易波及腿脚。
腰椎间盘突出
根据突出位置、程度不同,可能出现腰部、臀部、大小腿前后方或内外侧、足背足底、足内外侧缘等部位的相应症状。
主要表现是腰痛,以及下肢放射性疼痛、酸胀、麻木。剧烈咳嗽、打喷嚏时可诱发或加重。
如果发觉自己在慢慢弯腰的过程中出现腰部疼痛,同时伴有臀部、腿部,甚至足部的放射性疼痛,就有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管狭窄
老年人常有因腰椎退变老化,导致腰椎管狭窄症的情况。静坐或休息时一般无症状,行走一段距离后,会出现下肢疼痛、麻木,需要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才能缓解,医学上称“间歇性跛行”。
如果在缓慢后仰的过程中,腰部没有明显疼痛感,但腿部、臀部有酸沉感,需考虑是否有椎管狭窄问题。
椎管内肿瘤
肿瘤可发生在椎管内的任何部位。长在腰椎或骶椎附近,就会影响到双腿。这种疼痛通常沿着神经根分布,呈条带状、刀割或烧灼样痛,常间歇性发作。
椎管内肿瘤较典型的特征是平卧疼痛,夜间还会加重。随着脊髓受压或被破坏,皮肤也可能出现异常感觉,如麻木感、烧灼感、蚁行感等。
另外,腰椎侧弯、化脓性脊柱炎、腰椎结核等腰病也可引发腿痛。长期反复发作的腰腿痛患者要及时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
根据腰痛特点找病根
同样是腰痛,位置和特点却各有不同。有些人站立行走时疼痛明显,坐时缓解;有些人则是坐立时痛感强烈。
根据腰痛的特点,可初步判断疼痛的原因。
站立时疼痛:腰椎原因
腰椎是腰部主要负重结构,包括腰椎椎骨、椎间盘和韧带、关节囊等。它们容易在生理性退变、劳损、急性外伤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病变,诱发疼痛。
直立时,人体重量的加持会加重对周围神经的刺激,疼痛明显;平卧时疼痛感相对减轻。
活动时疼痛:肌肉原因
过度负荷、不当发力都有可能造成腰部肌肉损伤。急性损伤的患者往往在弯腰拾物、旋转腰部时疼痛剧烈,但站立或坐位时,只要保持腰部姿势正常,就没有明显疼痛感。
久坐后疼痛:慢性腰肌劳损
慢性腰肌劳损属于慢性的无菌性炎症,症状常出现于久站、久坐以及夜间久卧后。适当活动可以缓解疼痛,改善症状。
与体位无关:脏器原因
肾脏以及输尿管疾病、慢性盆腔炎等引发的疼痛,往往和体位没有明显关联,而是根据具体疾病各有不同:
泌尿系统的慢性炎症:一侧腰部慢性、反复性疼痛,可以伴有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尿路结石:剧烈腰痛,向大腿内侧放射,严重时伴有恶心、大汗淋漓等;
慢性盆腔炎疼痛:下腹坠胀痛,也可出现腰骶部酸胀痛。
疼痛难以忍受:腰椎压缩性骨折
腰椎压缩性骨折以腰椎椎体压缩变扁为主要影像学表现。
患者平卧、直立行走、直立坐位时往往没有疼痛,但在做翻身、起坐、躺下等动作时疼痛明显,且难以忍受。
腰腿疼,练练腰背肌
下面介绍几个动作,坚持练习可强化腰背部肌肉,远离腰腿痛。
1仰卧直腿抬高
平躺,一只腿抬高到60度以上后放下,然后另一条腿做同样动作,双腿交替进行,连续重复16次。腿放下时,膝关节不能屈曲。
2卧位双腿抬高
平躺,双腿抬高,尽可能与地面保持90度,腰部发力。双腿放下回原位,重复8次。
3背桥五点支撑
双腿并拢弯曲,双手放身体两旁做支撑,抬高背部和臀部,呈拱桥姿势。
腹部尽量向上提,使肩、髋、膝位于一条直线。保持5秒以上再放下,连续重复2组,每组重复8次。
4小燕飞头胸后伸
平趴,双手交叉放在背后。腰椎部发力,抬起头和胸,注意胸部尽量离开床面,背部尽量后伸。坚持5秒以上放下,重复2组,每组8次。
5小燕飞整体后伸
平趴,尽量后伸右手和左腿,抬高30度后放下,再换左手和右腿。中间可休息10秒,重复16次,大腿尽量抬高。
6平板支撑后抬腿
平趴,双手与肩同宽,用手臂撑起身体做平板支撑状,交替将腿部缓缓抬起后放下,恢复原位。保持头、肩、髋、踝一直线,大腿尽量抬高。▲
来源: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