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是大自然最完美的产物。经过百万年的进化,人类有了灵巧的手脚、能说出各种语言的声带、能思考的大脑……
不仅如此,在人体的许多部位还有“神秘”的三角区,这里集中了人体重要的脏器、血管、神经、肌肉,与我们的健康紧密相关。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这些三角区渐渐变得格外脆弱。一旦忽视了保养,就会引发很多健康问题!
1.颈部三角区——
颈部三角区在后脖子的枕骨下,包括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此区域是众多神经和血管必经之路,颈椎相关疾病常是这里出了问题,严重起来可导致耳聋、瘫痪、中风等症。
·高危因素
○长时间低头、久坐,颈椎间盘突出。
○粗暴按摩,颈部韧带受损。
○枕头过高,颈部韧带劳损。
○窝在沙发里,违背脊柱生理弧度。
○趴桌子上补觉,颈椎变形。
·保养建议
●前、后、左、右活动脖子,多做一些头和上肢的前屈后伸、旋转等运动。
●睡觉时,不要睡太高的枕头。
●不要对着脖子直吹空调,以防寒湿侵入,引起酸痛。
●要经常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不要经常偏头耸肩。
2.肩部三角区——
肩部金三角,是肩部和背部蝴蝶骨构成的左右两个肩三角,被三角肌包围着。因肩部肌肉劳损引发的肩周炎等慢性炎症,都是对肩三角区保护不当造成的。
·高危因素
○长时间用电脑或坐着学习的人,肩胛肌肉劳损。
○背包姿势不当,单肩背、斜挎背等引发肌肉酸痛。
○睡姿不正确,无法维持脊背的自然曲线。
○穿鞋不对,高跟鞋、人字拖会改变身体平衡,脊椎受力不均,加重后背疼痛。
·保养建议
●背包别太重,最好双肩背。
●久坐后活动肩关节,可做做摆臂运动、双臂大绕环。
●锻炼前要充分热身,让肌肉、韧带得到充分伸展。
●运动量要适度,在运动中各个关节要保持微弯,避免动作过大,伤及关节。
3.膀胱三角区——
膀胱三角区在膀胱底部,一般膀胱炎、膀胱结核多发生在此。如出现尿不出来、排尿次数增多,可能是此三角区肌肉松弛,或感染病菌了,应重点防护。
·高危因素
○女性尿道较短,肠道的细菌在外阴滋生,再经由尿道侵入膀胱。
○久坐不动,憋尿过多过久。(男性久坐,前列腺受到重压,影响正常血液循环,使得腺液排泄不畅,引发前列腺炎,加之不及时排尿,疾病加剧。)
○排尿少,诱发结石。
·保养建议
●要保证每日饮水量,以对膀胱的毒素起到冲刷作用。(每日饮水不少于毫升)
●不要憋尿。
●保持尿道口卫生、清洁。建议做到每日清洗会阴部。
4.生殖三角区——
生殖三角区是女人的危险地带,由会阴深横肌、尿道膜括约肌和下方的三层筋膜组成。在这个三角区域中,包括了女性全部的生殖器官,这些器官所分泌的雌激素,让女性保持特有的月经、体形、皮肤和身体感觉。
由于女性的阴道是个开放的器官,所以一不留心,细菌便会长驱直入。加之这个部位阴暗、潮湿的环境特点,特别适合细菌的滋生。当有了炎症后,该区域丰富的血管,会使细菌一路向上蔓延。
·高危因素
○女性生殖器感染,阴道炎、宫颈炎风险大。
○男性前列腺炎,熬夜、饮食辛辣等都让前列腺备受煎熬。
·保养建议
●做好清洁保护工作。
●月经期间必须勤换卫生巾,以免血渍成为细菌的培养基地。
●入厕前要洗净双手,勤换干净内裤,以免细菌侵入。
5.脸部三角区——
面部三角区通常指的是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通俗的说是从鼻根到两口角,这个区域是公认的危险区域。
此区域内静脉的瓣膜发育不良,少而薄弱,同时封闭不全。当面部发生炎症时,挤压可使脓液和静脉内含细菌的栓子进入颅内海绵窦,引起颅内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高危因素
○感染。口唇周围血管丰富,和颅内毛细血管相通,如果随意挤破痘痘、刮胡子不讲究卫生等,细菌会从毛细血管侵入,极易引发颅内感染,引发大病。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要警惕。
○粉刺不断,警惕毛囊虫感染
○嘴角开裂,可能缺乏维生素B2和B3。
·保养建议
●嘴唇部位的痘痘不能挤,最好等到痘痘自然“成熟”后自愈。
6.脚部三角区——
足底三角区是指以大拇指为顶点的前脚掌区域。
·高危因素
○洗脚、换洗袜子不及时,真菌感染。
○常穿高跟鞋,脚部挤压,导致拇囊炎、锤状趾、胶质增生。
○大病牵连,糖尿病导致脚伤长期不愈;甲状腺功能减退让双脚冰凉。
·保养建议
●常泡脚可加快血液循环,缓解腿脚胀痛、改善睡眠。但泡脚不要过久,温度不要过高。
●常按脚底穴位。
按摩足三里,改善胃肠功能;
按摩承山穴,缓解脚酸、脚抽筋症状;
常按太溪穴,补养肾脏;常按涌泉穴,改善心肺功能。
●坚持运动,每天提脚跟、伸膝勾脚、甩腿运动。
●讲卫生,及时换洗袜子,穿柔软、舒适、透气性好的鞋袜。
照顾好这6个“黄金三角区”,
能让养生防病事半功倍!
这套全方位的养护指南,
你们都学会了吗?
赶紧转发给身边的人,
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