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因子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风湿科医生更好的诊断疾病。然而,类风湿因子阳性,就一定是类风湿关节炎了吗?
首先,如果你已经出现了四肢关节的慢性疼痛及肿胀,尤其是有手部的关节肿痛,类风湿因子阳性对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是有帮助的,当然,要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你还得需要做另外一些检查,包括医生的体检发现,综合判断后才能明确你是否患有类风湿,不要仅仅因为类风湿因子阳性就判断自己患上类风湿。
其次,如果你没有关节的肿痛,仅仅体检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还得考虑是否是其他的疾病所导致的类风湿因子“假阳性”,这类疾病常见的包括:乙肝病毒感染、结核感染等,要记住约5%的正常老年人也会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
另外一种比较复杂的情况:如有关节的疼痛甚至肿胀,类风湿因子阳性,你也有可能患上其他的风湿病等,这时候你得要寻求医生的帮助,最好能找到风湿专科的医生帮您明确病因,给予恰当的治疗。
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有一下几种可能:
1、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主要见于类风湿关节炎,70%左右的类风湿患者的血清里面都可以检测到类风湿因子。但是并非所有的类风湿关节炎都会出现类风湿因子,因此,类风湿因子阴性,不一定没有类风湿关节炎。
在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中,也将类风湿因子阳性作为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的一个指标。而且,滴度的高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性和严重性成正比,高低度的类风湿因子水平,是类风湿关节炎预后不良的指标。
2、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因子阳性可见于有慢性抗原刺激的其他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阳性率达30%,硬皮病阳性率为27%左右,结节性多动脉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结核以及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特别是并发阻塞性肺纤维化的患者,也会有一定数量的阳性。
3、感染
我国是乙肝大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自身免疫现象,血清中可以检测出类风湿因子。
研究发现,慢性乙型肝炎类风湿因子阳性率为25%。除此之外,其他类型的肝炎、流行性感冒、寄生虫感染、结核、梅毒等感染都可以出现类风湿因子的阳性。
4、血液系统疾病
高丙种球蛋白性紫癜、冷球蛋白血症、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都可以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不同原因引起的高球蛋白血症、麻风、锥虫病、病毒感染、心肌梗死、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异体肾移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次输血、多次预防注射、白血病等偶尔也可查到类风湿因子阳性。
5、肿瘤放化疗后
很多肿瘤放疗或化疗后,导致机体免疫紊乱,IgG变性,产生类风湿因子。因此,肿瘤放化疗后的病人,可以检测到类风湿因子。
6、健康人
有研究对健康人群的类风湿因子阳性率进行研究,发现不管男女老少,都检测到一部分健康人群类风湿因子阳性,阳性率大约占2%,且随着年龄增长阳性率有升高现象,在年轻的吸烟者中也可检测到类风湿因子。非疾病引起的类风湿因子一些老年人或体质较弱的人体格检查时发现RF阳性,但一般滴度较低、重复化验变化不大,针对这些人只需定期随访观察。
上述类风湿关节炎潜伏阶段的人群也可以算是健康人群,因为他们在检测类风湿因子阳性的时候并没有发生类风湿关节炎。因此,健康人类风湿因子阳性,也要追踪随访。
类风湿因子阳性需要风湿科就诊的情况:
1、有关节肿痛,尤其是手指指间关节、腕关节肿痛;
2、有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升高;
3、持续的口干、眼干、大量龋齿、腮腺肿大;
4、不明原因的反复口腔溃疡、掉头发;
5、不明原因发热,抗感染治疗无效;
6、皮疹,但无明显瘙痒。
总之,如果检查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不要自认为就已经患上类风湿关节炎,要尽量去寻求医生的帮助,配合医生做相关的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并不都是类风湿关节炎,要注意排除其他疾病,也要密切追踪随访,定期检查,明确病因,才会避免对自己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要了解更多关于治疗类风湿的情况以及类风湿治疗方面的疑问,可以拨打我们的免费咨询电话--.
长按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