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颈椎病的发病机制,错误的是?()
A.颈椎间盘突出
B.颈椎间盘退变
C.颈椎椎体骨质增生
D.颈椎体结核
E.颈椎管狭窄
D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以及由此继发的颈椎组织病理变化累及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迄今为止,颈椎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一般认为颈椎病发生与椎间关节退变、骨质增生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椎动脉等因素有关。颈椎体结核属于脊柱结核病。
27.膝骨关节炎早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关节疼痛
B.弹响
C.交锁
D.股外侧肌萎缩
E.关节内积液
A
关节痛是膝骨关节炎患者就医常见的主诉。其早期症状为膝关节疼痛,尤其是下楼时为甚,呈单侧或双侧交替出现,多因骨性肥大造成。出现滑膜肥厚的很少见。严重者出现膝内翻畸形。活动时可有摩擦感或听到摩擦音。有时可有关节积液,关节积液多时,浮髌试验可为阳性。
28.关于腰背肌筋膜炎的病因病理,说法错误的是?()
A.慢性劳损后可发生肌肉、筋膜的纤维化改变
B.寒冷可使腰背部肌肉血管收缩、水肿引起局部纤维浆液渗出
C.潮湿可使皮下及筋膜处血流缓慢,最终形成纤维织炎
D.病毒感染是诱发因素之一
E.腰背肌筋膜炎的痛点多在肌肉的止点处
E
腰背肌筋膜炎是指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而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该症除多发生在颈肩腰背部之外,也会发生在四肢等活动频繁的肌肉群。寒冷可以使腰背部肌肉血管收缩,缺血,水肿引起局部纤维浆液渗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痛点多在肌肉的起始点。潮湿可使皮下及筋膜处血流缓慢,最终形成纤维织炎。病毒感染、风湿症的肌肉变态反应等都是诱发该症的因素。
29.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表现特点不包括()。
A.多动
B.注意力不集中
C.学习困难
D.局限的兴趣和行为
E.智力基本正常
D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症状多种多样,并常因年龄、所处环境和周围人对待其态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ADHD的临床表现可出现很早,如自幼即睡眠不安、喂养困难、脾气不好等。进入幼儿园、学前班或小学时,症状更趋明显,如多动、喜欢激惹周围的小朋友、上课时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听从教导和作业完成不好、学习困难等,兴趣行为广泛。神经系统检查基本正常,IQ基本正常。
30.对糖尿病的诊断较有价值的是()。
A.多饮多尿
B.并发症出现
C.尿糖阳性
D.空腹血糖≥7.0mmol/L
E.眼底动脉硬化
糖尿病的诊断主要靠血糖浓度(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的测定,其它选项特异性不大,均为辅助诊断手段。
31.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的症状是()。
A.腰腿痛
B.下肢麻木
C.肌肉萎缩
D.排尿困难
E.腰部活动不灵活
A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有疼痛(腰腿痛是最早、最常见的症状,腰部的疼痛多数是由慢性肌肉失衡、姿势不当或情绪紧张引起)、麻木(由突出的椎问盘压迫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引起)、肌肉萎缩(较重者,常伴有患下肢的肌萎缩,以跨趾背屈肌力减弱多见)、活动范围降低。
32.类风湿脊柱炎患者夹板的正确用法是?()
A.仅用于急性期,不能长期使用
B.用于慢性期,可长期使用
C.急、慢性期均可应用
D.肘关节和膝关节稳定时也可应用
E.通常用于肩关节和髋关节
A
类风湿脊柱炎急性炎症渗出的关节应用夹板制动,通常采用合适支具将关节固定于功能位置,固定期间,每日可有一定间隔解除夹板,作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夹板固定的作用是保存病变关节的功能。固定夹板仅用于急性期,不能长期使用,否则会妨碍关节的活动。
33.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最重要的表现是()。
A.突出间隙棘间压痛
B.受累神经皮节痛觉减退
C.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
D.CT有突出物征象
E.MRI有突出物征象
C
直腿抬高试验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较有价值的试验。其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敏感性为76%~97%。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也可出现于急性腰扭伤、强直性脊柱炎、腰骶椎肿瘤、骶髋关节和髋关节病变中,但阳性率很低,此时直腿抬高加强试验是区分真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办法。L4~L5和L5~S1突出时,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最高,而高位腰椎间盘突出,则阳性率较低。
34.急性左心衰时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A.面部潮红
B.肺部哮鸣音
C.咳粉红色泡沫痰
D.肝脏肿大
E.双下肢水肿
C
急性左心衰常有劳累后呼吸困难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病史,有高血压、肺炎、过度输液等诱因。临床表现为严重呼吸困难、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强迫坐位、大汗、口唇轻微发绀、两肺底可听到水泡音等,病情危急,可迅速发生心源性休克、昏迷而导致死亡。
35.正常成人白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区间是()。
A.(4~10)×/L
B.(15~20)×/L
C.(3~5)×/L
D.(4.5~5.5)×/L
E.(6~7)×/L
A
正常白细胞计数:成人为(4.0~10.0)×个/L,新生儿为(15~20)×/L,6个月到2岁为(11~12)×/L,4到14岁为8×/L。
36.与X线的波长有关的是()。
A.穿透性
B.荧光效应
C.感光效应
D.电离效应
E.横向弛豫
A
X线有很强的穿透性,穿透力与X线的波长有关。X线能穿透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体,在穿透过程中被穿透物体吸收部分X线,称为X线的衰减。穿透性及其衰减是X线成像的基础。穿透力与被照物体的密度与厚度有关,密度大或厚度大,X线相对不易穿透。
37.高血压病患者出现偏瘫,最常见的原因是()。
A.脑供血不足
B.短暂性脑缺血.
C.心肌梗死
D.高血压危象
E.脑出血
E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非创伤性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伴发脑小动脉病变、血压突然升高使动脉破裂所致。长期高血压可促使深穿支动脉血管壁结构发生变化,形成微小动脉瘤。微小动脉瘤破裂可导致脑出血,另外急性高血压也可引起脑出血发生。约70%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在基底节区。
38.现场急救处理手部创伤出血最简便有效安全的方法是()。
A.结扎血管
B.止血粉
C.止血带
D.抬高肢体
E.局部加压包扎
E
局部压迫包扎是处理手部创伤出血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如有大血管损伤、大出血,需使用止血带止血,止血带应缚于上臂上1/3部位,要做好衬垫,记录时间,并注意每隔1h放松止血带5~10min,以免引起肢体缺血性肌挛缩或坏死。
39.脑性瘫痪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A.手足徐动型
B.肌张力低下型
C.混合型
D.共济失调型
E.痉挛型
E
脑性瘫痪按临床表现分型可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震颤型、肌张力低下型、混合型、无法分类型八类,其中以痉挛性最为常见。
40.佝偻病的病因是由于儿童体内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常有“串珠”、“手足镯”、“方颅”等病变。
41.下面疾病不属于脑血管意外的是()。
A.高血压脑病
B.脑出血
C.脑栓塞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脑血栓形成
A
脑血管意外的分类方法很多,常用的分类方法是依据病理性质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前者又称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后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功能缺失持续时间不足24小时者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42.意识模糊患者出现躁动,可能原因不包括()。
A.疼痛
B.颅内压增高
C.尿潴留
D.环境嘈杂
E.病情好转
E
意识模糊的患者出现躁动,可能为疼痛、颅内压增高、尿潴留、体位或环境不适等原因引起,须先寻找其原因作相应处理,然后才考虑给予镇静剂。患者突然变得躁动不安,常为意识恶化的前兆,应注意有颅内血肿或脑水肿的可能。
43.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表明()。
A.急性肝炎初期
B.慢性活动性肝炎
C.乙肝恢复并产生免疫力
D.既往乙肝病毒感染
E.慢性迁延性肝炎
C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是机体针对HBsAg产生的中和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表明机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其一般在HBsAg转阴后出现,是疾病恢复的开始;可持续多年;滴度与特异性保护作用相平行。阳性表示曾感染过HBV现已恢复,且对HBV有一定的免疫力;接种乙肝疫苗后;被动获得抗–HBs抗体。
44.膝关节疾病与有关试验中,错误的是?()
A.浮髌试验(+):膝关节积液
B.前抽屉试验(+):后交叉韧带断裂
C.侧方应力试验(+):侧副韧带断裂
D.麦氏(McMurray)试验(+):半月板损伤
E.髌骨摩擦试验(+):髌骨软骨软化症
B
前抽屉试验是检查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其他选项均正确。
45.发生脱位率最高的关节是()。
A.肩关节
B.肘关节
C.髋关节
D.膝关节
E.骶髂关节
A
关节脱位大都发生于活动范围大、关节囊和周围韧带不坚强、结构不稳定的关节。在四肢以肩关节常见,肩关节活动范围最大,肩胛盂浅,关节囊与韧带松弛而薄弱,易因外伤而脱位。分为肱骨头前脱位两种,以前脱位常见。
46.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依据是()。
A.颈椎X线片正侧位摄片
B.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
C.根据MRI、颈肩痛、神经系统体征
D.颈肩痛、颈椎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
E.颈脊髓造影
C
磁共振成像(MRI)可直接显示颈椎间盘突出部位、类型及脊髓和神经根受损的程度,为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MRI对颈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准确率远远大于CT和CTM。在中央型和旁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中可显示清晰影像。
47.带状疱疹的皮损特点为()。
A.皮损为红色斑丘疹,表面被覆盖多层鳞屑
B.皮损有数群,由丘疹、丘疱疹及水疱组成,其分布与神经节段相关
C.皮损初期为烧灼感,之后红斑、成簇丘疹、丘疱疹
D.在躯干或四肢发生圆形或椭圆形斑覆白色或浅黄色细糠状鳞屑
E.皮疹呈多形性,包括红斑、丘疹、风团、结节、溃疡等
B
带状疱疹的分布与神经节段相关,沿一侧躯体呈带状分布在躯干处,一般不超过前后中线。皮损特点为数群,由丘疹、丘疱疹及水疱组成,水疱内容清亮、混浊或血性。主要自觉症状为疼痛,有时疼痛十分剧烈,有的皮肤损害愈合仍有疼痛,持续数月,称“疱疹后遗神经痛”。
48.脊髓损伤运动神经平面关键肌的肌力应达到()。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E.5级
C
关键肌是指确定神经平面的标志性肌肉。由于一条神经支配多块肌肉和一块肌肉受多条神经支配的特性,因此根据神经节段与肌肉的关系,用肌力3级以上的关键肌来确定运动神经平面,但该平面以上的关键肌的肌力必须达到4级。
49.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的英文缩写是()。
A.OT
B.PPT
C.PET
D.CT
E.MRI
CT英文全称为ComputedTomography,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的简称。其利用X线束对人体进行扫描,取得信息,经计算机处理而获得的重建断面图像。其分辨率明显优于X线图像,因而扩大了医学影像学的检查范围,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大大地促进了医学影像学的发展。
50.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最重要而常见的病因是()。
A.气候变化
B.吸烟
C.呼吸道感染
D.大气污染
E.劳累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有感染、理化因素(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的吸入)、过敏反应(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等),其中感染因素为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最重要而常见的病因。
未完待续参考用书: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整理:康复人猜您喜欢往期精选▼1.比书还详细的大脑解剖—神经康复基础
2.新的医疗组织形式:医院——正从幕后走向前台!
3.当医生面对死亡,这可能是一篇颠覆你认知的文章
4.CT、核磁、B超的区别,讲的太好了!!!
5.骨科查体-------每个医师的必备技能
6.骨科基础
上肢骨科查体手法汇总
康复你知道康『长安指纹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