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fd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医生说这句话时,是源于对结核病治愈无望的无奈,但这句话同时也适用于所有患者甚至健康人群,而在治愈、帮助和安慰之前,其实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我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出、干得动,医院吃过药,从来不用体检的,身体肯定很好。”这是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经常听到的病人叙述,可往往这些人,一做检查总是“江山一片红”。不把自己身体当回事,用不检查欺骗自己,以无限透支身体为代价,结果是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到难治。糖尿病、高血压算不算病?慢性病无法完全治愈要不要就医?慢性病用药是不是“一吃就是一辈子,所以尽量晚几年开始吃药?”每次收到这样的病人,除了痛心惋惜,我们其实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健康教育。
作为一名定向社区的全科医生,我一直致力于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人们了解健康知识。我希望推广健康理念,帮助患者将不良生活方式改变为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并持之以恒。当得知我要在“健康教育大讲堂”上讲课时,我欣喜若狂。我即将站在那里当“老师”,有机会在更多病患面前展示我的健康教育理念。
第一次进行退行性骨关节病讲座时,当老年人听到“人的关节和机器轴承一样,需要垫片但垫片会磨损,润滑油枯竭所以要加油”时恍然大悟的表情;当年轻听众课堂上就向我表示以后运动一定要穿运动鞋,而且要穿减震鞋或者气垫鞋时,我的内心无比激动!
第二次在骨质疏松讲座中,我的两个比喻让听众恍然大悟。
1.关于骨质疏松及容易发生骨折的机理,我是这么解释的:“我们身体里的骨头就像楼房的柱子,里面钢筋、水泥要足够多。老人骨质疏松了,就像柱子里的钢筋和水泥太少,房子就不牢了,稍微压一下或碰一下就碎了断了,房子就塌了。”
2.关于骨折后固定的时间我是这样描述的:“如果不到医生规定的时间就拆掉石膏,就像把正在灌浆的水稻割下来,田里就不会有收成了。”
在这次课上,坐在最前排的一位80多岁老奶奶全程都听得特别专注,并不停地点头、冲我微笑,还不时地附和几句,几乎我每讲一个知识点她都反馈强烈,让我备受鼓励、思如泉涌!在我分享骨质疏松的近50分钟里,起初只有3、4个听众,后逐渐围满了人,且都听得兴致盎然。这让我的内心感到无比充实。
身为海宁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很荣幸能够成为“健康教育大讲堂”的一名讲师,更荣幸的是能在入职后就来到浙江省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医院接受规范化培训。全科专业基地的培训形式丰富,如组织学员PPT大赛、患者健康教育、模拟门诊接诊等,提供规培学生施展技能的平台,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陈扬帆(届全科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