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达医middot李学政耐药研究

原本是无心插柳的“练手”标书,没想到一击即中。有了项目基金,从事着临床检验的李学政开始了个人作为负责人进行研究的第一项课题——《山东省耐药结核病发生和传播的生物学机制研究》。

“你的研究除了能让你拿到数据、发表文章外,还能做什么?”导师马欣教授的话,让李学政时常自问初心。

有了新的目标,李学政再出发。

追根溯源从临床医学转入基础研究

多少初心里,夹杂着伤痛。李学政14岁立志看病救人,医学梦始自一场噩梦——他的父亲因胃癌去世。

“你能体会到每次都作为班里最后一个才能缴上学费的孩子,对于知识的渴望吗?”这腔渴望,让李学政咬定青山不放松。靠着贷款、勤工俭学交学费,千磨万击,他最喜欢那句赞美岩竹的“任尔东西南北风”。

也许是天生爱思考,也许是童年的经历,李学政对疾病本身更有探索的欲望。作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他在实习时发现,很多医生对于疾病的治疗,仅仅是按照指南的规范化要求或是前人的治疗经验,“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呢?”“这种疾病能不能从源头上找出原因加以控制呢?”怀揣着如此疑问,年,李学政攻读了基础免疫学专业的研究生,试图从源头上找出疾病的发病原理。

在跟随贵州医科大学(原贵阳医学院)教授左丽学习的3年时光里,李学政感触最深的是老师的坚持。

左教授要求每周开一次例会。起初,20多名同学都会准时到场。后来,大家经常有事情要请假,最少的一次,只来了3名同学。在场的李学政以为老师的例会要开不成了,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左教授和另外一名老师对3名学生照样进行例会的讲解。

工作后,李学政作为负责人做的第一项课题研究,耗时7年。就像研究生阶段5人例会中的左教授,就像会中的自己,他始终在坚持。

终于,这一研究获得年度山东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无心插柳“练手”标书开启科研路

这一研究,始自一份“练手”的标书。

年,李学医院汉光国际感染性疾病研究中心工作时,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和结核病的防控工作。3年后,实验室负责人告诉实验室的同事们要重视标书。“我当时就想自己写一份标书,当做自己练习。”他把想法汇报给实验室负责人后,没想到受到了很大的鼓励,并让他以个人名义进行了申报。

李学政没想太多,直接申报了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青年项目,没想到一击即中,获得了1万元项目资助,医院同时匹配了1万元作为扶持。“对于我来说,这一次的标书申报就是无心插柳。”

却没想到,2万基金似剪刀,裁出万条垂下绿丝绦。李学政作为负责人进行研究的第一项课题《山东省耐药结核病发生和传播的生物学机制研究》随即启动。

“当时想做这个课题,是因为耐药结核病的出现和蔓延严重阻碍了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进程,作为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疾病,耐药结核病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所以我们想做的这项研究就是根据山东省耐药结核病的现状探讨原发性和耐药和获得性耐药对耐药结核病传播的意义,并利用基因分型的技术确定耐药高发人群,以便早期明确诊断进行及早干预和治疗。”

获得项目资助的兴奋渐渐消散,忧虑又涌上心头。“之前都是科室主任或者老师们带领着我做科研。这一回,万一不成功呢?”

收集并养菌株、进行灭活、基因分型、电泳实验、计算分辨率、基因测序、写文章汇报等,其间,李学政每晚回到家吃完饭,就把自己关进书房。

“我们有几百例菌株,每一例都有24个位点,也就是说每一例菌株要计算24次,”李学政介绍,分辨率的计算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而是要套用公式,而且每一例菌株都需要前面的作为基础,也就是说如果过程失之毫厘,结果就会谬以千里。就这样,他利用业余时间计算了半个多月,终于把几百例菌株的分辨率计算了出来。“做基因分型还需要做电泳,以例菌株为例,每例菌株要做24个位点,它们就需要做个位点的电泳。后期还有基因测序的内容,需要分析突变的规律性……”

“那时候也想过,既然做不下去了能不能就不做了,干脆回到临床检验和疾病防控上。”但是,左老师为他种下的“坚持”的种子不允许他放弃。

爱人的鼓励也是坚持下来的动力。李学政的爱人是他的大学同学,如医院康复科的副主任。“一路走来,我们俩是夫妻,也是战友。”李学政说,二人相濡以沫,相互学习,一直都在进步。山东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李学政的奖章上少不了爱人的一半。

常问初心研究能对患者有什么好处?

李学政介绍,《山东省耐药结核病发生和传播的生物学机制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针对山东省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现状进行调查,为政府制定切实有效的结核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第二部分,对结核病人的耐药特征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证实耐药结核病或耐多药结核病的高发人群,建议临床在诊治结核病的过程中,以便早期明确诊断,施行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第三部分,针对耐药患者菌株进行基因分型位点和药物相关耐药基因突变谱分析,了解突变相关影响因素,可为今后建立快速耐药诊断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对结核病的早期诊断、有效化疗和控制传播都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耐药基因突变特征分析也可以为研究结核分枝杆菌遗传进化提供参考,作为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有益补充。

“你的研究除了能让你拿到数据、发表文章外,还能做什么?”李学政在攻读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博士学位时,他的导师、两届泰山学者马欣教授的话,时常在心头萦绕。他常常扪心自问:自己的初心是什么?自己的研究能对患者有什么好处?

有了新的目标后,李学政再出发。

医院耐药结核病科室主任熊瑜以《初治MDR患者经验性抗结核治疗对吡嗪酰胺耐药影响的研究》课题获得了扬帆基金提供的科研资助,李学政为这项研究提供科研数据。“耐多药患者早期不规律抗结核治疗,是否会引起吡嗪酰胺的耐药,我国没有类似的研究,熊瑜主任的这项研究就是以患者为中心,为耐药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成功后对于结核耐药患者来说是个很大的利好。”

年12月,李学政与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四病区(肿瘤)副主任医师郭帅联合申请《血清外泌体miR-21、MCP-1在以肺结节为主的肺癌和肺结核中的表达水平研究》课题和骨外科主治医师张强联合申请《Xpert MTB/RIF在骨关节结核快速诊断中的应用》课题,均获得了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的支持。

如今,李学政除了承担着汉光中心的科研工作外,医院的科教科,为该院职工的报奖、结题等进行指导。

“我觉得现在很好,既能帮助别人,体现自己的价值,又能自己做些东西,为将来的发展做铺垫。”谈及未来,李学政的愿景是继续秉承乐观和谦虚做人,坚持和团结做事,通过自己的努力,抓住机遇再上一层楼。医院党委书记秦敬民借用王国维《人间词话》治学三境界提出的医学三境界之三:得志要“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达医名片

李学政,山东大医院汉光国际感染性疾病研究中心主管技师。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基础专业分会委员、中国防痨协会青年理事会委员、中国防痨协会第十二届结核病基础专业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结核病临床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结核病基础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结核病临床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控制理论与实践骨干研讨班优秀学员、中国防痨协会第十一届结核病基础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山东省科技专家管理系统的专家库技术专家、医院优秀青年人才、山东防痨协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秘书、山东防痨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山东防痨协会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

曾获年度山东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国防痨杂志》等刊发多篇文章。《结核病实验室检验规程》编委,《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技术培训教程》编委,《结核病实验室标准化操作与网络化建设》编委,《新形势下结核病控制工作新思路》副主编,《山东省结核病防治机构基本情况》编委。

文/片生活日报记者董昊骞通讯员曹传兵

青年达医

有爱更健康









































北京怎么治疗白癜风好
北京那所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jlz2010.com/ssjj/85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