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救命穴——人中
主治
常用于小儿惊风、中暑、中风、面神经麻痹、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与急救。
Tip:用拇指指甲掐,称掐人中。掐人中能醒神开窍,主要用于急救,对人事不省、惊厥、抽搐掐之有效,多与掐十宣、掐老龙等合用
主治疾病:昏迷,晕厥,暑病,癫狂,痫证,急慢惊风,鼻塞,鼻出血,风水面肿,牙痛,牙关紧闭,黄疸,消渴,霍乱,温疫,脊膂强痛,挫闪腰疼。
2、万能穴——合谷
3、长寿穴——足三里
4、消气穴——太冲
5、强胃穴——足三里
6、腰痛穴——飞扬
头痛、目眩、颈项痛、腰膝酸痛、癫痫、脚气等。
飞扬穴,清热安神,舒筋活络。
现代常用于治疗头痛、腰膝酸痛、癫痫、脚气。
飞扬穴配太阳穴、眉冲穴缓解治疗头痛;飞扬穴配迎香穴、眉冲穴缓解治疗鼻塞;飞扬穴配百会穴,具有醒脑开窍的作用,主要治疗癫狂;飞扬穴配太溪穴,有清利头目的作用,缓解治疗头痛;飞扬穴配委中穴治腿痛。
7、疏筋穴——阳陵泉、涌泉
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
公孙穴在人的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或于第一跖骨基底前下缘,赤白肉际处取穴,距太白穴后1寸。或在第一跖骨基底之前内侧下缘凹陷中,赤白肉际处取穴。
适用人群:
有痛经的女性,经常有不明腹痛、心痛、胃痛、胸痛的人。
主要功效:
可缓解痛经症状,对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胃肠病症有辅助功效。
平时为调节身体而找公孙穴,没有必要按照治疗用的位置去找,以自己的压痛为准。我们一般把公孙穴看做一个区域,在脚拇指跟后,有一块很大的脚掌骨,在脚内侧沿着这个骨头按压,压到最有酸胀或酸痛感觉的那一点,就是属于你自己的公孙穴了。
使用公孙穴时,可以使用灸法,用艾条熏灸此穴,每次15分钟左右,可以温补脾阳。灸的时候有个窍门,叫雀啄灸。皮肤感觉有点发烫,马上拿开,然后再接着熏灸。反复进行,犹如小鸟啄食,可以很好地保护皮肤。
9、补肾穴——太溪
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
11、补血穴——血海
12、止咳穴——极泉、尺泽
心痛、胸闷、四肢不收、肩周炎、腋下瘰疬(颈淋巴结核)、腋臭、悲愁不乐、咽干、烦渴、干呕、目黄、臂肩不举、肘臂挛痛、冠心病、心绞痛、心包炎、脑血管病后遗症、肋间神经痛、癔病、乳汁分泌不足。弹拨本穴可预防冠心病,肺心病。
尺泽穴的主治疾病为:喉咙疼痛、感冒、哮喘、肘部疼痛、手臂疼痛、心悸等。该穴为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该穴的治病穴道指压法有:治疗喉咙痛、鼻塞。尺泽穴的主治疾病为:喉咙疼痛、感冒、哮喘、肘部疼痛、手臂疼痛、心悸等。该穴为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该穴的治病穴道指压法有:治疗喉咙痛、鼻塞。
尺泽穴的主治疾病为:喉咙疼痛、感冒、哮喘、肘部疼痛、手臂疼痛、心悸等。该穴为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该穴的治病穴道指压法有:治疗喉咙痛、鼻塞。
13、皮肤病穴——曲池
曲池穴的功效与作用
可治疗内风湿。
可清热解毒。
疏风清热调和营卫、清热和营,理气和胃,降逆活络。
缓解治疗外感发热,咳嗽,气喘,腹痛,吐泻,齿痛,湿疹,痤疮,手臂肿痛,半身不遂,白癜风等。
对于肠炎、腹部绞痛、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皮肤瘙痒、结膜炎、眼睑炎、荨麻疹、高血压,齿槽出血、甲状腺肿、上肢瘫痪等病症,也有很好的按摩效果。
14、消炎穴——商丘
商丘穴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腹胀、肠鸣、腹泻、消化不良、便秘、神经性呕吐、急慢性胃炎、肠炎、黄疸、痔疮、便血等。
2、缓解治疗足踝痛、脚气等。
3、缓解治疗小儿惊厥、百日咳、水肿等。
4、功效:补足气血、保养乳腺、治顽固性咳嗽。
15、耳鸣穴——少海
少海穴主治病症: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头痛,眩晕,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尺神经炎,尺神经麻痹,;
2.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胸膜炎;
3.运动系统疾病:落枕,前臂麻木及肘关节周围软组织疾患,肘臂挛痛,下肢痿痹;
4.其它:心绞痛,淋巴结炎,疔疮,瘰疬,急性舌骨肌麻痹或萎缩,肋间神经痛等。
配伍
配合谷、内庭,有清泻阳明热邪的作用,主治牙痛,牙龈肿痛。
配后溪,有舒筋通络活血的作用,主治手颤,肘臂疼痛。
配天井,有活血散瘀的作用,主治瘰疬。
16、颈椎病穴——天窗
天窗穴主治疾病:耳鸣,耳聋,咽喉肿痛,颈项强痛,暴喑以及颈椎病。
17、膝痛穴——内关
珍艾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