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医院康复科主任王海滨回访部分出院患者,患者安女士虽出院已半年有余,医院的技术水平和良好服务赞不绝口。
据安女士介绍,她在产后出现腰骶部疼痛伴右下肢放射性疼痛,病情逐渐加重,到产后半年时已经不能下地行走,只能靠轮椅代步。做腰椎间盘CT显示L4/5椎间盘突出4mm、压迫硬膜囊,诊断为腰间盘突出症,医院进行门诊和住院治疗,病情不见好转。据熟人推荐,她到医院接受治疗。
王海滨主任接诊后首先对安女士进行了系统的查体,发现仰卧位时右腿较对侧稍长、右脚较对侧明显外旋,就是俗称的“长短腿”、“阴阳脚”;俯卧位发现右侧髂骨较对侧后凸、髂棘升高,按压右侧骶髂关节疼痛明显;右侧直腿抬高试验(-)、“4”字实验(+)、骨盆分离实验(+)。根据以上查体结果结合患者发病时间和症状,初步考虑为骶髂关节半脱位。为了验证当即为患者进行了初步的复位手法治疗,一二分钟后治疗完毕,患者就可以下床在门诊走廊行走一圈,并且疼痛明显减轻。为了进一步的系统治疗,为患者办理了住院手续,在住院期间进行了以手法复位为主、辅以康复功能锻炼的治疗,六天后患者痊愈出院。
回访中,王海滨主任了解到,患者出院后半年来病情无复发,已经回归到正常生活,患者及家人十分满意。
王海滨主任认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接诊过很多此类患者,大多因为CT或MRI显示有腰椎间盘突出所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按此治疗效果不佳。其实由于在女性怀孕生产过程中骶髂关节会变松,所以容易形成半脱位;而在成年人中CT或MRI检查约三分之一的人会有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像表现(但是绝大部分没有坐骨神经受压迫的症状),所以容易造成诊断上的混淆。而骶髂关节半脱位经过科学正规的手法复位配合康复锻炼,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在此王海滨主任要提醒大家:如果在孕产期间出现腰骶部疼痛或坐骨神经痛,不要忘记有可能是骶髂关节的问题。(杜杨森)
多专家坐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