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医经过深刻研究艾灸治疗膝关节病有很好的疗效和突破
1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剧烈弹跳运动的人,会加重损伤膝关节。
主要症状有滑膜炎、交叉韧带撕裂、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等等。
膝盖经常受到冷刺激的人,容易得慢性膝盖病,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慢性滑膜炎等等。
2上述这些病在临床上属于顽固性疾病,没有什么特效药,现代西医临床医学只能采取动手术的治疗方法。例如关节镜等微创手术。而且最讨厌的是,如果复发,还得手术!
膝关节病的原因《黄帝内经·灵枢经》说:“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由此可见,人的骨节健康取决于肠胃、气血和肌肉。当肠胃机能失调、气血运行不顺畅或者肌肉中精气不足的时候,骨节就得不到养分,自然会产生酸、痛、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这就是关节炎。
另外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如果操作过程不当,例如抽取膝盖积液或者进行膝盖手术时没有进行无菌性操作,可能会引起关节腔内部感染。只能采用用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的办法,病人治疗过程比较痛苦。同时,免疫系统、风湿、类风湿、结核等疾病也会引
膝关节病变。
引起膝盖疼痛的原因很多,如果是因为毛细血管被瘀血堵住造成,通过艾灸可以促进血管循环从而达到缓解疼痛效果。膝关节病这是需要长时间治疗的疾病,一般要灸6个月到1年,有时需要终身灸。
各种膝关节病治疗方法总结1股膝内痛证
取穴:委中、足三里、三阴交
功效:祛邪扶正、通络止痛
灸法:可用温和灸法。
[方义]委中为四总穴之一,主治一切腰腿部的疾患,可以利腰健行,委中主治急性腰扭伤,腰背疼痛,下肢痿痹,转筋等。
足三里与三阴交相配,调和气血,补益正气,扶正祛邪,三穴合用,标本同治,治疗股膝疼痛效果。
2鹤膝风肿及腿痛
取穴:髋骨、膝关
功效:通经活络、消肿止痈
灸法:以上两穴需要温和灸20分钟,每日1次。
[方义]髋骨为经外奇穴,主治下肢疾患,如腿痛,下肢瘫痪,鹤膝风等。
膝关属于足厥阴肝经之腧穴,主治膝膑肿痛,寒湿走注,历节风痛,下肢痿痹等。
3鹤膝风
取穴:膝关、委中、足三里
功效:祛风通络止痛
灸法:首先需要委中穴用毫针点刺出血。余穴可用温和灸法,每次2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
[方义]膝关属于足厥阴肝经之腧穴,主治膝膑肿痛,寒湿走注,历节风痛,下肢痿痹等。
委中属足太阳膀胱经,委中主治急性腰扭伤,腰背疼痛,下肢痿痹,转筋等。
三穴均居于膝部附近,膝关、委中相配,可贯通膝部之气血,足三里补益后天,助两穴通经之力,又可疏通止痛,三穴共奏扶正祛邪,祛风通络止痛的疗效。
4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主穴:内龙眼、膝眼、阴委、内外膝眼
配穴:鲁根、陵后、鹤顶、膝外、髋骨。
灸法:每次选用4穴。艾条灸每穴3~5分钟,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艾灸后,左右前后活动膝关节3~5分钟。
5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主穴:阑门、鶴顶、内外膝眼部、膝眼。
配穴:交仪、陵后下、膝旁、鲁根。
方法:每次选6~8穴,艾条灸每穴3~5分钟,6次为1个疗程。
治疗膝关节炎还有一个非常有效的高升点,就是大杼穴,它在背的上部。
大杼穴也是一个“会穴”,为“骨会”,是骨骼精气汇集的地方,能治一切骨病。在很多关节炎患者的大杼穴处,都能摸到一个条索状物,有明显压痛感。坚持艾灸加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