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二院疼痛科,又用椎间孔镜钓出

昨天局麻在椎间孔镜下又钓出“大鱼”,术中直视取出游离髓核,患者术中即感下肢轻松。伤口仅7mm,微创的魅力。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造成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医院疼痛科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专业科室,迄今为止,已掌握了目前最先进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疗法和微创技术,并成功应用于临床,治愈患者数以千计,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腰椎间盘诊疗中心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采用个体化的诊疗方案,秉承能简单不复杂,能无创不微创,能微创不开刀的人文关怀理念,科学总结采用阶梯综合、量身定制治疗各种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是目前国际脊柱外科领域公认的治疗椎间盘突出最先进、最微创手术。一切操作均为可视化,避开神经,安全性高,疗效满意。由于设备较昂贵、技术要求高,目前国内能医院较少,医院疼痛科是陇东南地区科室中目前可开展此项技术的首个科室。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完成该手术多例,术后患者恢复满意。

现将椎间孔镜技术的有关知识介绍如下:

一、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历史、现状

(一)传统技术的局限性

在介入性椎间盘治疗方法出现之前,开放手术是治疗严重椎间盘突出症的唯一有效手段,介入疗法给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引入了微创理念。目前可供选择的介入方法有胶原酶溶解、经皮切吸、激光汽化(PLDD)、等离子髓核成形、臭氧、射频消融等。但上述方法均属于间接减压,仅针对部分包容型突出病例,不能彻底清除病变髓核特别是压迫神经的组织,无法修复破损的纤维环,坏死组织需靠人体自然吸收,时间长、痛苦大、复发率高。

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后路椎间盘镜将微创理念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天水二院疼痛科逐渐认识到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微创技术必然是外科的发展方向。然而后路椎间盘镜(MED)的手术入路和治疗过程与小切口开放手术相一致,都要实施椎板开窗、剥离肌肉和韧带、干扰椎管、牵拉神经(程度比开放手术轻);易造成术中出血,干扰视野并增大风险;不能适用于极外侧型突出和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治疗;术后瘢痕组织容易造成椎管及神经的粘连。

椎间孔镜技术的出现,较好地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将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推向全新的高度,是目前最微创、最安全、最经济的技术;同时,该技术还在快速地发展中,目前已大量扩展应用于人工椎间盘和人工髓核置换、椎间孔镜下的融合并配合经皮技术进行内固定、脊柱结核微创治疗以及颈椎椎间孔镜微创治疗等新领域,临床疗效和学术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疼痛科大夫专注于该技术的拓展。

(二)椎间孔镜技术简介

椎间孔镜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用于单纯椎间盘突出和部分脱垂型病例,采用Out-in技术,它从病人身体侧方或者侧后方(可以平可以斜的方式)进入椎间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区实施手术。在椎间盘纤维环之外做手术,在内窥镜直视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然后使用各类抓钳摘除突出组织、镜下去除骨质、射频电极修复破损纤维环。中央型突出,压迫椎管超过上关节突连线的病例,采用远外侧水平入路,直接摘除突出组织;游离型、黄韧带肥厚、钙化、椎管狭窄、神经孔狭窄等病例,采用椎间孔内入路,可摘除各种病变软组织、清理骨质;脊柱外科大夫熟悉后路手术,所以部分病例也可采用椎板间入路,其手术方式与MED类似,但开口更小,对椎管和神经干扰更轻。创伤小:皮肤切口不足仅7mm,如同一个黄豆粒大小,出血不到20ml,术后仅缝1针。是同类手术中对病人创伤最小、效果最好的椎间盘突出微创疗法。

(三)、椎间孔镜技术优势

1、微创:通过侧方入路到达目标区域,避免传统后路手术对椎管和神经的干扰,不咬除椎板,不破坏椎旁肌肉和韧带,对脊柱稳定性无影响。

2、目的直接:手术效果与椎间盘手术的黄金标准-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相一致。

3、适应症广:能处理几乎所有类型椎间盘突出,部分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钙化等骨性病变。

4、安全性高:局麻麻醉,术中能与病人互动,不伤及神经和血管;基本不出血,手术视野清晰,大大降低误操作的风险。

5、康复快:术后次日可下地活动,平均3-6周恢复正常工作和体育锻炼。

6、病人满意度高:立即缓解疼痛,大小便自理,护理简单,口服抗生素即可,可行门诊手术;皮肤切口仅7mm,符合美学观点。

7、扩展范围广:结合经皮固定技术,可微创方式完成脊柱滑脱与不稳的融合及固定;此基础平台易于扩展至颈椎椎间盘内窥镜手术。

8、费用低: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也就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

二、椎间孔镜技术的适应症

脊柱椎间孔镜下或内镜下显微椎间盘摘除术的选择标准与椎板切开、椎间盘摘除术的选择标准并没有本质的差别。选择行微创手术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必须表现出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和体征,并须满足以下条件:

1、持续或反复发作根性疼痛;

2、根性疼痛重于腰痛;

3、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包括运用甾体或非甾体消炎止痛药、理疗、作业或条件训练程序,建议至少保守治疗4-6周,但如果出现神经症状进行性加重,则需要立即手术;

4、没有药物滥用及心理疾病史;

5、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弯腰困难;

6、为了精确确定突出或脱垂的髓核的位置和性质,以及椎间孔骨质增生的情况,手术前要进行彻底的影像学检查,特别是CT和MRI是精确确定髓核大小、位置和性质的重要手段。

三、椎间孔镜与其他治疗比较

与髓核机械切除减压、化学髓核溶解或激光气化等间接减压技术相比,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是针对性切除突出椎间盘碎片、减压神经根的直接技术。而近年被广大认可的后路椎间盘镜技术(MED),虽然可应用于各类腰椎间盘突出症,但是因其手术入路及手术过程与小切口开放手术方法相同,都需经椎旁肌入路和实施椎板开窗,肌肉韧带和骨质结构切除,因此其微创性有限。椎间孔镜技术与其相比具备创伤更小,出血更少,麻醉更简便,术后恢复更快及经济负担更轻等明显的优势。

四、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D动画

31岁的患者沈某某,因“反复腰背部疼痛1年,加重伴左下肢放射痛2天”入院。经骶管阻滞,理疗等保守治疗及射、臭氧等微创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只能平卧于床上,下地行走时左下肢疼痛难忍,夜间无法入睡,十分痛苦。经检查,L5~S1椎间盘向左后方脱出并侧隐窝狭窄。11月23日下午,在我院接受“局麻下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术后,患者即感左下肢疼痛消失,当天即可下地活动。

据疼痛科尤主任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人们缺乏相关知识,未引起足够重视致使病情拖延,常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使生命质量下降。我科开展的国际先进的微创技术--椎间孔镜技术克服了以往微创技术的不足,成为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最佳微创治疗手段。椎间孔镜是近几年才应用于临床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它是在病人局麻状态下,自脊椎侧方或后方一个7毫米的切口处将椎间孔镜放置到椎间盘突出部位,在内窥镜放大监视下,更清楚的看清解剖结构,用专用抓钳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并处理椎管狭窄,直接解除神经压迫,术中医生即可评价治疗效果,

患者术前MRI表现

术中椎间孔镜下摘除的髓核

疼痛科尤主任认为,椎间孔镜技术最大的优点就在于,从侧方或后方入路可以避免传统后路手术对椎管和神经的干扰,不咬除椎板,不破坏椎旁肌肉和韧带,对脊柱稳定性无影响;可拆除任何突出椎间盘碎片,目的更为直接;适应症广,能处理几乎所有类型椎间盘突出,部分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钙化等骨性病变;创伤小,血栓形成和感染的几率低,术后不会在后方重要结构处留下瘢痕而导致椎管和神经的粘连。该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出血少,术后腰腿疼痛可立即得到缓解,2~3天便可出院,真正达到了“以最小的痛苦,达到最好疗效”的手术目的。

椎间孔镜

微创技术领域巅峰之作

——让患者治疗安心医生操作放心

存下来转发到您的朋友圈

--------------他们已经分享到朋友圈了--------------

喜欢的左下角给个吧

天水二院疼痛科祝您“远离疼痛,幸福生活”

天水二院疼痛科诊疗范围:

1、脊柱源性疼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压缩性骨折等;

2、神经病理性疼痛:三叉神经痛,臂丛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急性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幻肢痛、残端痛、糖尿病性神经痛、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

3、头痛:颈源性头痛、偏头痛、外伤后头痛等各种神经性头痛;

4、骨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肋软骨炎、尾骨痛、膝关节炎、足跟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退行性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

5、软组织疼痛: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棘上棘间韧带炎、腰背肌筋膜炎、纤维肌痛综合征、腱鞘炎、肩周炎、网球肘、软组织损伤;

6、内脏性疼痛:顽固性心绞痛、心肌梗塞、痛经、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痛

7、缺血性疼痛:雷诺氏症、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红斑性肢痛症、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等;

8、癌痛:良、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癌痛综合症;

9、无痛诊疗服务:无痛分娩、无痛人工流产、无痛内窥镜检查治疗、无痛换药、无痛拔牙、手术后镇痛;

10、其他疾病:顽固性呃逆(打膈)、急性面神经炎(面瘫)、面肌痉挛、眼睑痉挛、突发性耳聋、内耳晕眩症、痛风症、瘢痕痛、腱鞘囊肿、骨质疏松症等。

医院疼痛科

TEL:-

天水首家专业的疼痛科,疼痛科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jlz2010.com/ssjj/5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