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最甜的爱情,也曾是时尚的女孩你见过这

                            

年3月19日是知名物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谢希德先生百岁诞辰。

谢希德(-)是新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科和表面物理学科奠基人,被誉为“半导体之母”,也是新中国高校第一位女校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担任复旦大学校长。

谢希德

3月18日,由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与复旦大学联合推出“挚爱至德——谢希德百年诞辰纪念展”在解放日报社揭幕。展览现场以空间化影像和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带领观众走近真实具体、立体生动的谢希德。

首次公开呈现的百余件珍贵展品除了大量文献档案、书信等,也将谢希德的多彩生活分享给了观众,她热爱集邮、爱听古典乐、爱织毛衣、会弹钢琴。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共有七个部分,分别是:

“听鸡啼、早早起”

“五星红旗唤我回国”

“半导体之母”

“旦复旦兮”

“MadamXie”

“以她之名”

“爱”

这七个部分的多件珍贵展品,串联起谢希德先生79年人生历程的各个阶段,展品中大量照片、书信、实物展品均为首度公开亮相——如谢希德表达学成后要报效祖国的留学自荐信、在美国史密斯学院获评“优异”的硕士论文、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时亲笔手写的拟提拔年轻副教授、教授名单等,都有重要文献价值和历史意义。

提到谢希德,人们常把她和“半导体之母”或“复旦大学老校长”联系在一起,这次展览却让大家能看到,其实除了外界所熟知的那些名称外,她还是一个爱生活、懂生活的人。

中学毕业照

集邮、看球、旅行、阅读、做手账、织毛衣、弹钢琴、听古典乐、收藏娃娃,谢希德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她说:“我喜欢多色彩的生活。”

手不释卷拼命学的她

年,10岁的谢希德,就在北平《曙光季刊》上发表儿童诗歌《早起》,如诗中“快快起”所喻,谢希德从小就是志向远大、勤奋上进的女孩。

10岁谢希德发表的儿童诗歌《早起》

年,谢希德以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于湖南长沙福湘女中。但此时,谢希德遭遇了她人生的第一场磨难:高中毕业的谢希德本已被湖南大学录取,却因患骨关节结核病而被迫休学,辗转于贵阳、惠水养病,度过了四年的卧床时光;战乱期间医疗条件的有限给谢希德留下遗憾,从此她一生都不得不忍受腿疾折磨。

四年后,她靠着自学考入了厦门大学数理系。年,谢希德被美国史密斯学院录取,攻读物理学硕士学位,两年后,以所有课程“优异”的成绩毕业,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最后以最高分通过取得博士学位并留校担任研究员。美国的五年求学生涯,让她在世界物理学界开始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良好的阅读习惯贯穿了谢希德的一生。高中毕业后因病休学的四年里,她以书籍为伴。她曾说:读书是我最大的兴趣。读书可以使我忘掉病痛,使我的生活充实。读书是治我疾病的良方。

谢希德喜欢文艺作品,尤其喜欢看英文的名人传记以及与历史有关的文学作品。谢希德在美国史密斯学院求学时,不仅要上课,还要担任助教,学业繁忙但从未停止阅读。回国后,家中的书架也被塞得满满当当,而且,她还是上海图书馆的借书常客。

谢希德还爱看报纸上的体育新闻。虽然她从小体弱多病,体育运动与她无缘,但谢希德十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njlz2010.com/ssjj/135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