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结核分为滑膜型和骨型,常由结核菌经血行或继发感染,引起关节滑膜充血肿胀,结核肉芽组织破坏关节软骨及其下骨质。
★骶髂关节结核的病因
一、开始多为骨型结核,发生于骶骨或髂骨,然后扩散至关节。
二、大多数有脓肿形成,多数发生在关节后部,有时发生在腹股沟,臀部或会阴部,在盆腔内少见。
三、发病一般较脊椎结核缓慢,往往先发现脓肿,疼痛及压痛,又往往因脓肿破溃减压,疼痛减轻而延误诊断。
四、有下背及患侧骶髂部疼痛。也可有“坐骨神经痛”即转移痛至患侧臀部及股外侧。
★骶髂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
病情隐渐,常见跛行,疼痛多限于患侧臀部,可沿坐骨神经方向放射。
一、患者坐时着力于健侧臀部,盘腿穿鞋袜时较困难。
二、脓肿或窦道可出现臀部、髋窝或股骨大粗隆等处。常感骶髂部疼痛。
三、检查时在站立位脊柱前弯、后伸及侧弯均受限,并有局部疼痛,但坐位时活动较好。
四、行卧位直腿抬高试验,患侧受限并有局部疼痛。
五、压挤或分离髂骨时患部疼痛,骶髂关节患部有压痛,可有寒性脓肿或窦道。肛指检查有时可摸到局部脓肿及压痛。
★骶髂关节结核的诊断
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依靠X线和CT检查,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病变部位:骨型关节结核主要在骶髂关节前下1/3髂骨松质部。滑膜结核也可穿破关节软骨而侵入骨组织,引起骶髂关节面及骨组织破坏。
2.骨质破坏:骨型关节结核骨破坏区呈圆形或椭圆形,破坏区边缘可见,骶髂关节间隙无明显狭窄。
3.死骨:有学者认为结核可以出现大块死骨,有资料显示结核大死骨长径可达2cm以上,关于细小颗粒状或“砂粒样”死骨。
4.骨质增生硬化:骶髂关节结核无瘘管形成,未发生继发感染亦可出现骨质增生硬化,其原因在于骶髂关节结核的骨质疏松常不如其他关节明显,而往往显示有骨质增生硬化征象。
5.冷脓肿和窦道形成:骶髂关节结核较易发生冷性脓肿和窦道形成,多发生在臀部及腹股沟或骨盆内。
★骶髂关节结核的鉴别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症 多见于青壮年男性。主诉为腰痛及坐骨神经痛。鉴别之点在于患者血沉不快,压痛点在腰椎一侧,而不在骶髂关节后方。骨盆分离试验阴性。X线片骶髂关节正常。
2.急性化脓性关节炎 常继发于髂骨骨髓炎,发病多急骤,体温迅速升高,白细胞明显增加,局部疼痛剧烈,可迅速出现脓肿,并向外穿破。脓液培养常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其他化脓菌生长。
3.强直性脊椎炎 均有骶髂关节炎症,没有全身中毒症状。X线表现有“竹节样”韧带钙化阴影。血HLA—B27阳性。
★骶髂关节结核的治疗
本病常合并身体其他部位结核,系统化治疗更不可忽视。
一、患者一般情况差,特别年纪大患者术前应给内科支持疗法。
二、合并窦道继发感染者,术前应给予敏感的抗生素治疗。
三、患者有较大的脓肿或死骨,窦道久治不愈者,可应用手术治疗。
四、为了缩短疗程,常采用病灶清除术及关节融合术,在病的早期无死骨或脓肿形成,可只做关节融合术(从关节后部)。
五、如前后均有脓肿,可分次手术清创,先处理前部,1~2月后处理后部,并作关节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