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寰枢关节紊乱的诊断与治疗

寰枢关节紊乱概述

1.是寰枢关节及寰枕关节的微小错位及其周围组织损伤、劳损、退行性改变等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为主要特点的病症。

.临床表现为斜颈,颈部僵直、疼痛,活动受限(尤以旋转活动受限最为明显)、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个别出现眼眶胀痛、视物不清等症状。

3.寰枢关节半脱位,由Corner在年首先报道,但对该病认识和治疗,目前仍相对滞后,尚处于摸索阶段。

4.概念比较模糊,无统一确切认识:名称较多:“寰枢关节半脱位”、“寰枢关节侧向半脱位”、“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寰枢关节旋转性固定”、“寰枢关节紊乱”、“寰枢关节错缝”、“寰枢关节错位”、“寰枢关节移位”、“寰枢关节失稳”、“寰枢关节损伤”、“上颈椎不稳症”、“寰枢关节紊乱症”、“寰枢关节齿状突偏歪”等病名尚属同一病症。

生物力学分析

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寰枢关节和脊柱其它节段一样,是以运动节段为基本单位,即脊柱的功能单位(FunctionSpinalUnitFSU)(panjabi,;戴克戎;过邦辅)。

以FSU(寰枢关节)椎体中心为原点引出三条互相垂直的轴,x轴(冠状轴)、Y轴(纵轴)、Z轴(矢状轴),在X、Y、Z轴上,其活动由三维方向,六个自由度组成,以及这三条轴上综合运动的过渡,即所谓藕合运动。

卢一生等研究发现寰枢关节在进行屈伸和侧屈运动时伴有耦合轴向旋转运动,说明正常的寰枢关节具有相当的稳定功能,同时也存在潜在旋转不稳的趋势。将椎骨视为不变形体,将椎骨的连结(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看成可变形体。

寰枢关节稳定的条件

维持寰枢关节稳定的三方面因素:

寰枢椎骨性结构的完整。

横韧带、翼状韧带等对抗拉伸应力功能的正常。

保持生理范围的寰枢关节耦合运动。

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是以变形体生物力学平衡遭到破坏为主要因素,致使不变形体正常解剖对合关系发生改变。

正常自然体态下,颈椎处于相对平衡稳定应力状态,相拮抗的各组肌群与韧带处于相互平衡状态,一旦该平衡稳定性造破坏,会导致关节对合关系异常。

引起寰枢关节力学失衡的原因

失衡的原因

01

慢性劳损

长期颈部不良姿势,过度的前屈、后伸及旋转,造成颈部肌肉调节动态平衡能力下降,即动力性平衡失调,同时改变寰枢关节内在应力平衡能力下降,致使横韧带、翼状韧带等受到异常牵张,韧带损伤、松弛。

如头颈部过度侧倾、侧屈可造成一侧胸锁乳突肌痉挛,或翼状韧带损伤,易于发生寰枢关节旋转移位;长期屈颈、不良睡姿或用枕不当,可使寰椎受到向前或侧方或斜向的力的移位。据以上分析,长期颈部不良姿势是导致寰枢关节失衡的主要原因。

0

外伤

当外力达到一定程度,造成主动运动伤、被动运动伤,引起关节囊、韧带损伤撕裂或伴有骨折,如横韧带损伤,使其丧失限制齿突后移功能;翼状韧带损伤,导致寰枢关节过度旋转。翼状韧带和横韧带异常损伤会导致寰枢关节侧方移位。

03

病理因素

导致本病发生的常见病理因素有感染性炎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感染性炎症多发于儿童,由口腔及咽部炎症、扁桃体及唾液腺术后等原因造成,炎性积液进入齿突周围囊和寰枢外侧关节,导致关节囊和周围韧带松弛,关节的水平向失衡,加之头颅重力作用,使寰椎前弓前移,引起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

成人病例多继发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过程的破坏性炎症改变和继发于脉管炎的组织变性导致韧带和关节囊松弛,这种慢性炎症过程还引起邻近骨破坏和关节滑膜肉芽组织形成;另外,结核和肿瘤等直接破坏骨性和或韧带结构,也可引起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

寰枢关节相关解剖结构

寰枢椎的骨性结构与肌肉韧带

寰椎(Atlas),取自希腊神话中背负着地球的泰坦巨神阿特拉斯。指高等脊椎动物的第一颈椎。寰椎成环形,没有椎体、棘突和上关节突,而由前弓、后弓和两个侧块(lateralmass)构成。

寰枢椎均属于非典型椎骨。寰椎外观呈椭圆状,无椎体,由前、后弓和两侧块组成。前弓占寰椎的1/5,中部增厚为前结节;后弓占3/5,中部向后凸起为后结节侧块是寰椎两侧增厚的部分,其上下有椭圆形和圆形关节面。

枢椎自椎体向上有一柱状突起,称齿突,长14-16mm,分尖、体、基底3部分。枢椎椎弓根短而粗,椎板较厚,其棘突末端膨大而明显分叉,在体表易触及,可作为体表定位的骨性标志。

寰枢椎之间无椎间盘,通常所谓的寰枢关节由4个关节组成:个是寰椎两侧块的下关节面与枢椎的个上关节面构成的关节,称为磨动关节;一个是寰椎前弓正中后面的凹形关节面与齿突构成的关节,称为寰齿关节;另一个是齿突与寰椎横韧带间形成的关节,有学者称之为滑囊。

颈椎表层肌肉包括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中层肌肉为头夹肌。颈后三角的肌肉由头后小直肌和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组成。注意:椎动脉在C上缘的位置,它位于中线外侧。在C1远端,椎动脉位于横突孔中,关节突关节前方。

枢椎作为10块肌肉的起止点(棘突6块:左右头下斜肌,头后大直肌,颈半棘肌;横突4块:左右中斜角肌,肩胛提肌)。


转载请注明:http://www.njlz2010.com/gjjhzd/9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