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0分钟,考点全掌握??
01健康管理1.概念:是以现代健康概念(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以及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医学、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者群体(对象)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地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
2.内涵的要素与重点:①宗旨: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②主体: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或者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者;③客体: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亚临床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人群;④支撑点:信息技术和金融保险;⑤公众理念:“病前主动预防,病后科学管理,跟踪服务不间断”;⑥健康管理的任务: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
3.目标:①完善健康和福利;②减少健康危险因素;③预防高危人群患病;④易患疾病的早期诊断;⑤增加临床效用、效率;⑥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⑦消除或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⑧对疾病结局作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4.特点:标准化、足量化、个体化、系统化。
5.基本步骤:①了解和掌握健康,开展健康信息收集和健康检查;②关心和评价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价和健康评估;③干预和促进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
6.健康管理有四部曲:健康体检是前提,健康风险评估是手段,健康干预是关键,健康促进是目的。
7.服务流程:①健康调查与健康体检;②健康评估;③个人健康咨询;④个人健康管理的后续服务;⑤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
8.六大基本策略: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病伤管理、残疾管理、综合的群体健康管理。
9.生活方式管理的特点:①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②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一级预防,疾病控制在尚未发生之时;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防止伤残,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
10.健康行为改变的技术:教育、激励、训练、营销。
11.影响需求管理的主要因素:①患病率;②感知到的需要;③消费者的偏好;④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
12.疾病管理的三个特点:①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②不以单个病例和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③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
13.灾难性病伤管理特征:①及时转诊;②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订出适宜的医疗服务计划;③具备一支包含多种医学专科及综合业务能力的服务队伍,能够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多种医疗服务需要;④最大程度地帮助患者进行自我管理;⑤尽可能使患者及其家人满意。
14.残疾管理目的:减少工作地点发生残疾事故的频率和费用。造成残疾的原因包括医学因素和非医学因素。
15.“健康中国”规划纲要:①强调预防为主,防患未然;②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参与;③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
16.干预模式:契约式、自我管理式、家庭管理式、社区综合管理式。
02基本卫生保健1.原则:合理布局、社区参与、预防为主、适宜技术、综合利用。
2.内容:①四个方面:促进健康、预防保健、合理治疗、社区康复;②八项内容:对当前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和控制方法的健康教育、改善食品供应和合理营养、供应足够的安全卫生水和基本环境卫生设施、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预防和控制地方病、常见病和外伤的合理治疗、提供基本药物。
3.特点:社会性、群众性、艰巨性、长期性。
4.意义:充分享有健康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人健康水平、提高精神文明水平。
05临床医学1.学科分类:①按治疗手段建立的学科(内科学、外科学、理疗学、放射治疗学、核医学、营养治疗学、心理治疗学);②按治疗对象建立的学科(妇产科学、儿科学、老年病学、围生医学、危重病医学、职业病学);③按人体系统或解剖部位建立的学科(口腔科学、皮肤性病学、眼科学、神经病学、耳鼻咽喉科学);④按病种建立的学科(结核病学、肿瘤学、精神病学);⑤按诊断手段建立的学科(临床病理学、医学检验学、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
2.主要特征:①临床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②临床工作具有探索性;③临床医学启动医学研究;④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成果。
3.循证医学:尽可能基于可靠的证据,尽可能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目前公认最为可靠的证据是来自“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目前,循证医学的代表性成果,是大量“临床指南”的制订和实施。
4.临床诊断:①病因诊断:根据致病原因而提出的诊断,说明了疾病的本质;②病理解剖诊断(病理形态诊断):根据病态组织器官的形态改变进行的诊断;③病理生理诊断(功能诊断):根据器官功能状况作出诊断。
06临床医学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1.健康管理与临床医学的相互关系:①临床医学是健康管理的学科基础;②健康管理是临床医学的学科延伸;③健康管理与临床医学的融合并存。
2.健康管理与临床医学的主要区别:服务目的不同、服务对象不同、服务模式不同。
3.临床医学在健康管理中的实际应用:①临床医学诊断方法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②临床医学非药物疗法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③临床医学指南或共识的应用;④临床医学思维方法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07现代医学主要诊断方法和技术1.问诊内容:①患者一般情况;②主诉;③现病史(患病前后全过程);④既往史;⑤个人史和家族史,女性包括月经史和生育史。
2.体格检查: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3.实验诊断:血液学检验、体液与排泄物检验、生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病原学检验。
4.医学影像检查包括:X线检查、超声成像、CT成像和磁共振(MRI)成像。
5.X线检查首选:呼吸系统、骨关节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6.疾病X线图像表现:大小改变;位置改变;形态改变;轮廓改变;密度改变;功能改变。
7.超声诊断的种类:①超声示波诊断法:A型超声诊断法;②二维超声显像诊断法:B型超声诊断法;③超声光点扫描法:M型超声诊断法,常用于探测心脏;④多普勒超声诊断法:D型超声诊断法,用于检查心脏疾病、周围血管疾病、实质器官及其病变的血流灌注、胎儿血液循环及围生期监护。
8.MRI优缺点:①优点:无射线损害;不受正常组织的干扰;没有干扰伪影;造影剂无不良反应;②缺点:准备周期长,小关节、小部位成像开展不普及;费用高。
9.心电图检查:对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的诊断分析具有肯定价值。另外,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和演变是诊断心肌梗死可靠而实用的方法。
10.核医学检查:核医学诊断方法是放射性核素是否引入受检者体内分为体外检查法和体内检查法。体内检查法根据最后是否成像又分为显像和非显像两种。核医学的必备物质条件是放射性药物、放射性试剂和核医学仪器。
11.内镜检查:应用最广的是消化道和支气管的检查。
只要路是对的,就不要害怕遥远!
努力奋斗!
康宝同学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