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事业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李克强
今天,是全国第一个“残疾预防日”。今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自年起将每年8月25日设立为“残疾预防日”。
预防肢体残疾,我们能做点啥
什么是肢体残疾?
是指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损伤,造成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瘫痪)、畸形等,而致人体运动功能不同程度丧失以及活动受限或社参与障碍。常见有四肢瘫、截肢、偏瘫、脑瘫、脊柱强直或严重畸形、上肢或下肢部分或全部缺失、单手或双手拇指或其他四指缺失、双足趾完全缺失或失去功能,以及身高不足厘米的成年侏儒症患者等。致残原因主要有:脑血管病、骨关节病、小儿麻痹症、工伤、交通事故、发育畸形、脑性瘫痪、脊髓疾病、感染和地方病等。
如何预防肢体残疾?
⑴偏瘫是由于外伤或疾病造成大脑功能障碍,引起一侧身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有时还有说话、理解、记忆、情绪等方面的问题。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低脂饮食,严格控制血糖,及时发现高血压,一旦诊断要长期科学服药。同时,加强运动,科学减肥,都可以减少偏瘫的发生。
⑵小儿脑瘫是生后1岁以内的某种因素损害了未成熟脑组织造成的残疾,以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约半数的脑瘫患儿是由于早产引起的。在出生后的头2年,大脑有非常大的可塑性。高危儿受到脑损伤,通过感知运动刺激、科学的早期教育和主动运动训练,可以使没有受损的脑细胞得到充分发育,替代和补充受损的脑细胞的功能,使大脑功能得到代偿。
⑶截瘫是由于脊髓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反射)的障碍。导致脊柱脊髓损伤原因多为交通事故、工矿事故、高处坠落、运动损伤、暴力行为和肿瘤、结核、畸形等。易发生压疮、排尿困难、自主神经反射亢进阵发性综合症、排便困难、痉挛等并发症。
⑷骨关节病是由于关节退化、关节软骨被破坏所致的慢性关节炎。合理饮食能够预防和延缓骨关节病发生,坚持运动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的物质代谢,延缓骨骼老化进程。晒太阳对预防骨关节病有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