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团式紧密帮扶丨反复崴脚非小事拿什么

医院开展首例自体“Y形”肌腱移植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为积极响应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全面开展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广州中医院与医院牵手,让革命老区群众在家门口就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崴脚脖子”是最常见的一种韧带损伤,受伤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后期或出现持续性踝关节功能不稳定,引发活动后脚踝疼痛。近日,医院骨三科团队在广州中医院关节中心运动医学科魏合伟教授团队指导,帮扶专家郑维蓬、骨三科主任林坚真带领下成功完成县域首例关节镜辅助下踝关节韧带重建术,为一名严重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及陈旧性踝关节韧带损伤的患者顺利解除病痛。患者十几年前曾扭伤脚踝,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所以一直没有进行正规治疗。还坚持足球及跑步运动。直到近期患者踝关节持续出现关节活动疼痛、肿胀且反复扭伤、卡脚脖子,才引起患者及家人的重视,医院找帮扶专家郑维蓬医生就诊。广州中医院帮扶专家郑维蓬医生为患者的踝关节进行全面检查,结合影像学结果,认为患者由于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后恢复不良,导致最终踝关节不稳定,引起踝关节频繁扭伤,进入“扭伤—不稳—再扭伤—更不稳”恶性循环,且韧带疤痕化、残端吸收、滑膜炎症、骨赘增生导致一系列症状,形成踝关节撞击综合症。此类陈旧损伤不及时治疗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会影响踝关节的稳定。目前患者踝关节外侧韧带残端已绝大部分瘢痕化及吸收(如上图MRI示),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确定为患者实施踝关节外侧韧带重建术。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工作,在医生叶国平、林耿昌、苏焕明等骨三科团队及手术室麻醉团队、护理团队配合下,帮扶专家郑维蓬作为主刀对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左踝探查滑膜清理、骨赘清理、游离体取出、外侧副韧带重建术进行治疗。术中取出了大量骨赘及游离体(如上图示)。手术采用自体“Y形”肌腱移植重建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如下图示)。手术过程顺利完成。术后郑维蓬、郑侠海及骨三科团队为患者提供快速的康复指导。踝关节韧带重建手术相比于传统韧带修复手术难度更大,可以克服传统韧带修补手术无法解决的难题,适用于踝关节韧带严重毁损、关节极度不稳、韧带松弛症以及传统韧带修复手术失败的患者。此外,通过关节镜既可以对踝关节部分相关病患作出明确诊断,也可以对相关损伤给予修复,还可以对妨碍关节屈伸的游离体、增生骨赘进行摘除或打磨切除。反复崴脚非小事!拿什么”拯救“你的脚脖子?陈年踝疾,一招治愈!此手术的成功开展,解决了严重“崴脚”的问题,有力推动了医院在足踝运动损伤诊疗技术方面进一步提升,医院骨科微创技术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广大踝痛患者带来福音。医院在充分发挥“组团式”帮扶力量优势的基础上,积极为海丰群众提供惠民、利民、高品质的医疗服务。什么是踝关节撞击综合征?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是指软组织或骨性结构摩擦、撞击造成的踝关节疼痛或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多数伴有或并发骨关节炎改变。简单说,踝关节撞击征就是有东西卡着顶住关节,活动时因骨头撞击产生了疼痛。损伤原因多为运动损伤,会引起踝关节周围骨赘增生、韧带损伤、软骨损伤等病理性改变。当脚足踝进行极度的背伸(向上勾脚)或者跖屈(脚尖向下踩)时出现踝关节前方或者后方疼痛,需要考虑存在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撞击严重情况下,影响踝关节屈伸活动,伴有踝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无法正常运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X线片、CT、磁共振检查(1)X线片检查:主要判断关节位置以及有无明显骨赘增生。如下图所示X线片检查可见踝关节前部位出现骨赘增生,在踝关节背伸位会出现前踝的撞击(2)CT检查:CT检查尤其是三维CT检查,可以很好地弥补X线片检查的角度限制的问题,可以全面评估踝关节周围骨的改变。(3)MRI检查:可以清楚显示踝关节周围软组织、韧带、软骨、骨结构的改变,对踝关节损伤严重程度和滑膜病变做出良好判断,为踝关节撞击征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如下图所示MRI检查可见关节前方骨水肿,前方出现软组织撞击、局部积液肿胀;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1)保守治疗:对于软组织撞击引起,症状较轻,无明显关节不稳和骨赘增生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冰敷、理疗、中药外敷、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等。(2)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出现的骨性撞击,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尤其是关节内有明显骨赘增生、游离体、软骨损伤或韧带损伤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目前,开放式手术显露困难、创伤大及易损伤血管、神经,因此关节镜手术已成为首选术式。根据撞击的部位及病理情况,进行关节镜下修复手术,包括骨赘切除、游离体取出、软骨修复、韧带修补、韧带重建等手术方式。供稿:郑维蓬、郑侠海

审核:魏合伟文字编辑:王校宇

校对编辑:李龙浩审核:戚正涛

审定发布:陈冠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jlz2010.com/gjjhbx/15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