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炎的治疗与预后
臂丛神经炎由Spillane在年首次提出以来,其病因一直存在争议。并且该疾病经常与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神经卡压、肩袖损伤等疾病相混淆。其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发病急性期,患者肩胛带以及肘部会有短时间持续性剧烈疼痛,影响肩肘关节活动,并且在疼痛减缓或消失后会有较严重的肌无力表现,通常会累及肩关节周围大部分肌肉。其中最为明显的为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前锯肌、肱二头肌。
被动活动
患者除选择常规抗感染治疗,应用激素及对症治疗,镇静剂、止痛剂等之外,物理治疗对臂丛神经炎的恢复会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患者在臂丛神经炎发病后,患侧上肢肩胛带肌肉功能严重障碍,呈无力萎缩状态。患者无法独立完成肩关节、肘关节的活动。此时肩肘关节的被动活动能有效的预防关节挛缩以及软组织的黏连。
肩关节外展
肩关节前屈
肩关节后伸
本病最明显的特征是在患者锁骨上窝、下窝处会有明显的压痛点,此时我们可选用TENS即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cutaneouselectricalnervestimulation)给患者进行治疗,TENS主要是刺激感觉纤维,能够刺激到更深层的肌肉组织,使肌肉收缩,并关闭疼痛闸门和释放內源镇痛物质,因此对皮肤柔和不会刺激皮肤的痛觉感受器引起疼痛,可见TENS更适合身体末梢神经较密集,敏感的部位,而臂丛神经正好密集分布与肩关节周围。
TENS
患者在疼痛消失后会出现肌无力甚至肌萎缩,部分患者由于失去了肌肉泵的作用而导致手部的水肿,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选用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electrilcalstimulation,FES)以及肌内效贴来促进患侧上肢肌肉的收缩,提高肌力。
FES
FES作用于三角肌
FES作用于肱二头肌
肌内效贴
肩关节半脱位贴扎
肱二头肌促进贴扎
三角肌促进贴扎
前锯肌促进贴扎
手部消肿贴扎
手功能位支具
使患侧腕背伸20°~30°,尺偏5°~10°,掌指关节屈曲45°,保持手部功能位,帮助手部因肌肉萎缩而导致的手功能障碍的恢复。
预后
臂丛神经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2/3的臂丛神经炎患者在发病后第一个月内肌力有所恢复,主要发生在臂丛近侧部分的损害恢复要快一些。随后肌力强度也会逐渐恢复,但恢复较慢,且有恢复不全的现象。在病后1年恢复30%,2年67%,3年90%。据报告,肌肉受损与肌肉恢复的快慢程度无关,一般说来,疼痛持续时间越长,运动功能恢复所需的时间也越长。三个月后仍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们几疼痛,以及无运动功能恢复的休征,通常预后不佳,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诊断明确后,医生应对患者详细解释病情,消除精神因素。该病预后均较满意,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其预后的恢复很重要。
合作/转载请与后台联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