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在骨结核中约占50%左右,较四肢关节结核发病率为高脊柱结核中的绝大多数为椎体结核,占99%以上,附件结核仅占1%以下椎体结核发病率如此之高,是由脊柱的生理解剖特点决定的:(1)整个脊柱有23个可动椎体,椎体数目多;(2)脊柱是人躯体的中轴,椎体负重大,劳损多;椎体上肌肉附着少,松质骨成分多由于结核菌易于在血流缓慢、劳损多的部位存留繁殖,因此易于在椎体部位“定居”同时,椎体营养动脉为终末动脉,易于因细菌感染而阻塞,导致病椎血液供应不足,抗病能力下降,形成结核病灶患者年龄多在30岁以下,约占73%病变椎体受压后,可导致病理性压缩骨折,严重者甚至高位截瘫
对脊柱结核应遵循综合治疗的原则,化疗是整个治疗的基础,手术是重要的辅助措施就手术而言,彻底的病灶清除、充分的脊髓减压及良好的脊柱稳定性重建,是应当重视的三个方面
手术方式选择,对不合并截瘫的病例及儿童病人,采用经胸膜外入路单纯病灶清除术,不切断肋间神经对于成人,以胸膜外入路病灶清除术为主,对后凸畸形大,前方骨缺损多者,部分采用前路植骨钢板固定术、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前路植骨术等对于合并椎管内病变的病例,还可采用后方入路病灶清除术
说到脊柱结核,就要先说肺结核结核病首先发生在肺部,然后通过血液的传播,可以到全身很多系统,如骨骼系统结核、泌尿系统结核、消化系统结核等骨结核就是一种继发的病灶
脊柱结核由于部位较深,早期症状不明显,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有以下表现应引起注意:午后低热、食欲不振、消瘦、盗汗、疲乏无力等疼痛一般是最先出现的症状,多为轻微钝痛,休息时轻,劳累时重,咳嗽、打喷嚏或拎东西时加重有的患者夜晚和早起时疼痛,活动及行走后减轻或消失如病变压迫脊髓和神经根,疼痛可能相当剧烈,并沿神经根放射
一旦确诊脊柱结核,应先系统抗结核治疗,疗程一般为2周,尤其是合并肺结核的病人,一般至少需抗结核治疗2周或更长时间体温趋于正常,结核症状趋于稳定后方可手术,否则易导致结核菌播散对合并截瘫的病人,为尽快恢复肢体功能,只要全身情况允许,可在抗结核治疗后尽早手术,这样对肢体功能恢复有利瘫的时间越短,术后恢复时间越快;瘫的时间越长,手术后恢复亦慢合并有截瘫的患者抗结核治疗可少于2周
从外观上看,患有脊柱结核的人往往伴有肌肉痉挛、姿势异常和运动受限其中颈椎结核者常有斜颈畸形,头往前倾,活动困难:胸、腰椎结核病人不能弯腰拾物,只能笨拙而机械地屈髋、屈膝、挺腰下蹲,一手撑大腿,另一手去拣地上的东西对初步判定为脊柱结核患者,应做常规的x线检查,以发现脊柱生理弧度的异常,椎体形状及椎间隙、椎体周围软组织的改变还可以通过ct及磁共振显示椎体破坏范围和程度、死骨大小及位置,以及椎间隙是否狭窄或消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