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中医全踝关节置换术假体又有新升级

医院关节置换技术又有新突破,足踝外科主任朱永展教授带领团队采用第三代最新假体,为一名70多岁的患者进行踝关节置换,手术圆满成功,患者也于近日出院,伤口恢复良好,该科的技术也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认可。畸形关节僵化严重,启用新型假体解难题据介绍,患者周叔(化名)在十余年前已出现右踝关节疼痛,经过保守治疗后收效甚微,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了踝关节内翻畸形。近一年来,已严重影响其行走和生活质量。根据术前的影像学评估,患者为TakakuraIIIB型踝关节炎,关节退变非常严重,软骨大部分出现了磨损,保守治疗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手术指征明确。想要解决疼痛问题,又较好地保留踝关节的活动度,实施右侧全踝关节置换术成为唯一的选择。经过与患者及家属的充分沟通,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据朱永展介绍,周叔的手术可谓是难点重重,由于其踝关节内翻畸形已有10多年,导致关节僵硬难以复位,术中如何进行松解、做到软组织平衡、恢复下肢力线等,都是充满挑战的。此外,手术过程还要尽量减少截骨,以多保留原来的骨质,减少假体失效的几率,增强术后关节的稳定性。手术治疗前因此,朱永展提出采用新型假体进行置换,并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支持。最后,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中精湛的操刀技术,所有问题迎刃而解,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术后,周叔疼痛明显缓解,踝关节活动度得到了较好改善,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手术效果表示非常满意。术后效果那么,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哪些危害?什么情况需要进行手术置换?新型假体又有哪些优势?朱永展下面来给大家逐一解答▼Q:什么是骨性关节炎?A: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软骨损害为主的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在一个正常健康的关节中,软骨覆盖在关节远近侧骨头表面,起到保护垫的作用。在骨关节炎中,由于软骨逐渐磨损,结果关节两端的骨互相摩擦,导致形成疼痛的骨刺。临床表现主要为关节的肿痛、活动受限,部分严重患者甚至表现为关节的畸形。大部分患者因为疼痛而影响行走,生活质量会受到极大影响。踝关节骨关节炎多见于慢性劳损、关节创伤、肥胖、踝关节继发损伤、下肢骨折畸形愈合或发育不良等。其中创伤是最主要原因,通常是由旋转损伤导致的韧带扭伤和骨折。关节囊或韧带损伤会使继发性骨关节炎的风险增加10倍,关节内骨折则将增加20倍以上。Q: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如何治疗?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A:踝关节骨性关节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休息、制动、佩戴支具、扶拐减轻负重、理疗和热敷等,以及口服抗炎止痛、营养软骨等药物。主要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阻止关节炎的进展,防止畸形的发生。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无效,症状加重,关节功能受限时,考虑行手术治疗。包括踝关节清理术、骨软骨移植、踝关节牵引、关节融合术治疗、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踝关节周围截骨术等等。手术方法视患者病情而定,有时需要联合多种治疗方法。Q:什么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哪种情况需要全踝关节置换?A: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指采用金属、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据人体关节的形态、构造及功能制成人工关节假体,通过外科技术植入人体内,代替患病关节功能。置换的目标为减轻甚至完全缓解疼痛,纠正畸形,同时获得稳定、良好力线、能负重的踝关节,更重要的是保留踝关节的活动度,改善运动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原发性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血友病性关节炎等导致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时,可采用关节置换术。适应人群主要为老年(>60岁)、无肥胖(体质指数<27kg/m2)、活动量低的患者群。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终末期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以往由于技术及假体的局限性,多采用踝关节融合术或胫距跟融合术。这些术式虽然可以缓解患者的痛苦,却存在丧失踝关节活动度的缺陷,术后还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对生活质量也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还加速了周围关节的退变。而踝关节置换术不但解决了患者的痛苦,也在最大程度保留了踝关节的活动度,提升了患者生活的质量,具有明显的优势。术前规划置换动线Q:新一代假体有哪些优势?A:从年首次将全踝关节置换术应用于临床,历经50多年的发展,踝关节假体已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三代,工艺及技术已越来越成熟,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据了解,自年12月以来,朱永展团队已采用第三代踝关节髓内固定假体装备为多数患者施行了踝关节置换术,解决了长期受终末期踝关节骨关节炎困扰的患者的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上述病例所应用的是第三代的最新型踝关节表面置换假体,相比此前采用的髓内固定假体,术中对胫距骨的截骨量更少,对原本的骨质破坏更小。同时,假体注重韧带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以及假体植入后的踝关节解剖平衡,更符合解剖生物力学要求。在活动方面也有显著改善,既允许在矢状面上跖屈、背伸,又保持了横断面上的内旋、外旋,还能在冠状面进行一定的内外翻活动。此外,其骨接触面采用涂层处理,有助于骨长入;设计上使上下两个关节面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运动轴不断变化,应力得到分散,术后假体松动率明显降低。不仅舒适性更好、康复更快,长期的存留率更高达93.4%,确实是更优的选择。朱永展带领团队查房(资料图)作者:赖志斌


转载请注明:http://www.njlz2010.com/hbwh/14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