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记者从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院(南方医院)获悉,该院骨一科成功为一名55岁的骨结核患者置换了肩关节,该手术是一台反置式肩关节置换术,因为难度大,医院都没有开展,这也是深圳首台骨结核患者的反置式肩关节置换术。
▲手术中
现年55岁的康女士(化名)5年前开始常常觉得左肩疼痛,家务劳动后情况会更严重,最严重的时候,手都无法抬起。由于服用止痛药后疼痛可以缓解,医院就诊。4个月前,康女士在扫地时扭伤了左肩关节,医院就诊。在进行了左肩部的病理穿刺后,康女士被确诊为骨结核,随后转入深圳市三院。
骨一科主任姜文学带领团队为康女士做了左肩关节清理术,清除了康女士左侧肱骨头被结核菌破坏的病损组织。
姜文学介绍,骨结核虽然不具有传染性,但复发后会造成进一步的骨破坏,因此需要先控制好结核才能进行关节置换。因此,在清除了病损组织后,姜文学又放置了骨水泥在康女士的关节位置。这台手术过后3个月我们才给患者做肩关节置换术,主要是为了控制患者的结核。姜文学介绍。
除了破坏关节以外,骨结核给康女士还带来了严重的肩袖损伤,但传统的肩关节假体是根据人体解剖结构设计的,想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往往需要患者的肩袖功能完整。像抬手这个动作,主要就是依靠肩袖功能实现,如果肩袖损伤,即使做了传统的肩关节置换术也很难再抬起手来,姜文学说,只有反置式肩关节置换术能挽救一部分功能。
反置式肩关节假体的许多细节与人体解剖结构相反,旋转中心向内向下偏移,这一设计延长了三角肌、抬高了力臂、增加了力矩,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三角肌的功能代偿患者肩袖功能的不全。
这种手术方式传入国内还不到10年,开展比较少:一来肩关节的结构本就比膝、髋关节更复杂;二来,其工作原理是最大限度发挥三角肌的功能,因此要求患者三角肌功能要完整;三来,因为肩关节并非承重关节,患者置换肩关节的需求比较少。
1月28日,在姜文学团队两个半小时的努力下,康女士的手术最终顺利完成,目前她的手已经能抬高70到80度,可以完成洗头、梳头一类的动作,近期即将出院。姜文学介绍,出院后康女士大约需要进行2到3个月的康复训练。
深圳晚报记者王宇通讯员深三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