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赵行琪南方医科大学第医院
背景
对于热爱体育活动的人群来说,肩锁关节脱位是常见损伤之一,其中III型和IV型损伤指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完全断裂伴关节脱位。目前,非手术方案治疗完全型肩锁关节脱位虽然能基本满足治疗需求,但仍有不少患者对临床疗效并不满意。
为此,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学者开展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旨在比较传统非手术治疗方案与新兴的切开复位联合隧道悬吊器械(ORTSD)固定术治疗急性III型或IV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
患者和方法
研究人员纳入16至35岁之间60例诊断为急性III型或IV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接受ORTSD固定术)29例或对照组(非手术治疗方案)31例。
两种治疗方式的主要比较内容为治疗前后影像资料中的关节移位程度。在随访第6周、第3个月和第6个月,研究人员采用臂肩手功能障碍评估表(DASH)作为首要评估指标,次要评估指标还包括牛津肩关节评分(OSS)和健康调查简表(SF-12)对患者功能恢复进行评估。此外,研究人员还对每种治疗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
结果比较
两组治疗方案的影像学复位结果令人满意。在治疗前后关节移位程度分析上,接受ORTSD固定术的试验组在治疗后平均移位程度为1.75mm,明显低于接受非手术治疗方案的对照组(治疗后平均移位程度为10.61mm)。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外侧锁骨骨质溶解,但对治疗后功能恢复没有影响,而试验组未发现骨质溶解的情况。
在治疗后首年内,两组DASH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而且对照组的各评测时间点的DASH平均均优于试验组,但仅在第6周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第6周、第3个月、第6个月以及1年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的DASH评分差异,其中**示第6周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S示其余各时间点上两组没有显著差异
在治疗后1年DASH和OSS指标分析上,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另外在治疗后恢复创伤前运动能力、以及经济学分析等指标的分析上,两组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在不良反应事件分析上,对照组5例(16%)患者因长期感觉不适而接受了二次手术,平均间隔时间为8.7个月(3-20个月)。在功能性指标评估上,对照组接受二次手术的患者在接受最初非手术治疗后第6周的评估指标(DASH、OSS以及SF-12)并不劣于未接受二次手术的患者,但第3个月和1年的DASH指标和1年的OSS指标要劣于未接受二次手术的患者。
对于试验组患者,未发现任何术中不良反应事件、切口感染或神经功能缺陷等事件。有1例患者在术后第3个月出现贵要静脉血栓,并随后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华法林治疗。
结论
基于以上结果,研究人员认为,在治疗III型或IV型肩锁关节脱位上,ORTSD固定术并没有比非手术方案体现更显著的功能恢复优势。虽然非手术方案的恢复周期短,但仍有部分患者对治疗结果并不满意,并要求二期的手术重建。对于今后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研究人员认为应当根据患者年龄、活动能力以及预期要求进行综合考量,制定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案。
文章来源
[1]MurrayIR,RobinsonPG,GoudieEB,DuckworthAD,ClarkK,RobinsonCM.,OpenReductionandTunneledSuspensoryDeviceFixationComparedwithNonoperativeTreatmentforType-IIIandType-IVAcromioclavicularJointDislocations:TheACORNProspective,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BoneJointSurgAm.Nov21;(22):-.doi:10./JBJS.18..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唯医骨科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