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年)。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书中首篇所列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是中医学伦理学的基础;其妇、儿科专卷的论述,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五脏六腑为纲,寒热虚实为目",并开创了脏腑分类方剂的先河;其中将飞尸鬼疰(类似肺结核病)归入肺脏证治,提出霍乱因饮食而起,以及对附骨疽(骨关节结核)好发部位的描述、消渴(糖尿病)与痈疽关系的记载,均显示了相当高的认识水平;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阿是穴的选用、“同身寸”的提倡,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因此,《千金要方》素为后世医学家所重视。《千金要方》还流传至国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当胜于此,因而用《千金要方》作为书名,简称《千金方》,30卷。宋仁宗命高保衡、林亿校正,后列《禁经》二卷;明代后有按《道藏》经义析为93卷者,内容相同。唐代孙思邈撰于永徽三年(年)。
作者以人命重于千金,故取“千金”为书名。是感于当时的方药本草部秩浩繁,仓卒间求检不易,乃博采群经,删繁去复,并结合个人经验而撰成。
惟愿众生,得闻正法,万罪冰消,善芽增长!
惟愿众生,得闻正法,永断得迷,常修正道!
惟愿众生,得闻正法,不落邪见,法轮常转!
祖师言:
“心存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
持身正大,见我不拜又何妨”
版权声明: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本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弘扬道法,随喜转载,功德无量!
在人生的路上
我们总是匆匆忙忙的
追求物质上的欲望,
却忘了生而为人的真正意义;
我们常常左顾右盼的评价别人,
却忘了应先审视自己、认知自己。
道法的智慧,提供我们认识自己的方向,
并为探寻人生的真谛,
提供最切实的帮助。